重庆中肾医院对肾穿刺的详细解释和说明
一、定义
肾穿刺,也称为肾活检,是一种医学操作,通过在B超或CT的引导下,使用特殊的穿刺针经皮肤穿入肾脏,取出少量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。这种检查有助于医生明确肾脏疾病的类型、严重程度以及病变范围,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。
二、目的
肾穿刺的主要目的包括:
诊断疾病:通过病理学检查,明确肾脏疾病的类型,如肾小球肾炎、肾病综合征等。
制定治疗方案: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,制定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,提高治疗效果。
判断预后:了解肾脏疾病的病变程度和发展趋势,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。
三、适应症
肾穿刺的适应症主要包括:
急性肾炎综合征:肾功能急剧下降,疑为急进性肾炎时,应尽早进行肾穿刺。
原发性肾病综合征: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反复时,需要进行肾穿刺。
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:当临床诊断不明确时,需要进行肾穿刺以明确诊断。
继发性或遗传性肾脏病:当临床怀疑无法确诊时,或已确诊但肾脏病理资料对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时,应进行肾穿刺。
急性肾功能衰竭: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法确定其病因时,应及时进行肾穿刺。
移植肾:当肾功能明显减退原因不清、严重排异反应或怀疑原有肾脏病在移植肾中复发时,应进行肾穿刺。
四、操作步骤
肾穿刺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:
摆放体位:患者俯卧在手术床上,腹部垫起以便于穿刺操作。
选取穿刺点:在B超或CT引导下选取穿刺点,并决定进针方向及进针距离。
麻醉:对患者肾区进行消毒、铺巾,并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。
进行穿刺:在超声引导下,医生手持穿刺针逐层进入肾脏,到达肾包膜旁抽出针芯并插入活检针,吸取少许肾组织后拔出穿刺针。重复进针2-3次即可完成穿刺操作。
加压固定:穿刺结束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固定。
五、注意事项
在进行肾穿刺时,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
禁饮、卧床休息:在肾穿刺后,患者需要禁饮并卧床休息一段时间,以促进伤口愈合。
避免用力排便和咳嗽:患者应避免用力排便和咳嗽,以免增加腹腔内的压力,导致出血或疼痛。
监测生命体征:在肾穿刺后,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,如血压、脉搏等,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。
伤口护理: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卫生和清洁,避免感染。
总之,肾穿刺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操作,通过病理学检查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。在进行肾穿刺时,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,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。
- 上一篇:糖尿病肾病早发现早治疗
- 下一篇:重庆中肾医院告诉你为什么要做肾穿刺